专硕还是学硕 考生应尽早做决定

2012/6/7 10:03:21 来源: 海天考研
分享:

  据海天考研获悉,对于“上大学期间哪些事不得不做?”有20%的网友选择了考研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近三年,考研人数2012年已增加到165.6万,与此同时,专业硕士录取比例和人数不断提高。

  在考研一族里,天津师大新闻传播学院2012届本科生张汀算是准备较晚的,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她大三暑假才决定考研,“我是北京人,现在北京的就业竞争这么激烈,本科学历肯定是不够应对的”。于是,张汀7月底报了培训班,10月全身心投入考研备战。如今,9月,她将入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
  在选择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时,张汀和爸爸也曾有过分歧,爸爸希望女儿考学术硕士,“他觉得学术硕士听起来更响”,但张汀一开始就决定了要考专业硕士,“一方面学习时间短,只要两年,而且实践性强,对今后的就业有利;另一方面专业硕士在英语、政治两门公共课的分数线要求要比学术硕士低,比如今年专硕是34分,学术硕士则要求在55-60分之间。”

  对于自己的考研经验,张汀认为,要早定计划早准备,还要对今后的学习生涯有大致规划,要考虑自己对该专业的喜爱程度和契合度,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坚持,这段经历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财富。

  与张汀相比,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专业2010届本科生谢臣哲的考研经历要曲折得多。为了能进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,即原来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,谢臣哲考了3次研。

  说起最后一次备考,谢臣哲说自己的复习计划很有规律,“从9月份开始,每天早上8点准时在图书馆,10点回宿舍,没有周末休息,倒也不觉得辛苦。”除此之外,谢臣哲也会在网上看前辈师兄师姐的成功考研经验,浏览清华的相关论坛,同时小部分考友之间也会分享考研信息。

  三年备战中,谢臣哲说自己从没想过放弃,“高考时没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,考研时终于有了自主选择的可能。我想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应该后悔。”

  但事实上,谢臣哲最后的选择也有迫于现实的妥协成分,“我最喜欢的是物理,但因为本科学的经济学,要想从经济学转到物理希望实在渺茫,只能挑个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和有兴趣的相关专业。”谢臣哲坦言。

  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!

中间广告图.jpg

活动专题